当前位置:首页 > 前沿 > 戏产品层逻的底解密辑连接力游影响情感社交

戏产品层逻的底解密辑连接力游影响情感社交

2025-09-30 19:10:34 [热点] 来源:链吧网

每次打开手机里的社交软件,我总在想:为什么有些App让我们欲罢不能,有些却越来越无趣?作为Variant联合创始人,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这个现象。社交产品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它们背后藏着两个关键驱动力:情感连接和影响力游戏。

社交产品的两极分化

记得几年前和Twitch创始人聊天时,他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社交平台本质上在满足人类三个需求——情感认同、社会影响力和金钱回报。这个观察让我茅塞顿开。

仔细观察你常用的App,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处于一个连续光谱上:

一头是像iMessage、WhatsApp这样的"情感连接型"产品。它们像数字时代的咖啡馆,主打的是私密交流、亲密关系。用这类App时,你心里往往装着特定的人,就像我每次打开家庭群聊时,总能感受到温暖。

另一头则是TikTok、YouTube这样的"影响力游戏"平台。它们更像是数字时代的舞台,创作者在这里表演,观众在这里狂欢。我经常在TikTok上刷到完全不认识的人,但他们的内容却能让我停留十几分钟。

商业模式的隐形推手

为什么现在的社交产品越来越偏向"影响力游戏"?这背后藏着残酷的商业逻辑。

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就像个贪吃的怪兽——它需要更多用户、更长时间来喂饱自己。想象一下:一个仅服务于你朋友圈的App,很快会达到增长天花板。但开放式的内容平台则不同,理论上它可以无限扩张,这正是Instagram转向短视频推荐的原因。

有趣的是,专注情感连接的产品往往难以靠广告赚钱。你愿意在家庭群聊里看到广告吗?所以我更看好订阅模式。就像Tinder、Bumble这类约会软件,人们愿意为真挚情感付费。

加密社交的独特机遇

说到创新,我特别看好Web3社交的发展方向。传统社交平台追求"大而全",但加密技术让"小而美"的社区成为可能。

我在旧金山见过一个DAO社区,成员们共同管理着一个小金库,定期举办线下活动。这种基于共同价值观的深度连接,让我看到了社交产品的另一种可能。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朋友圈是个小型DAO,每次聚会都能用智能合约自动分摊费用,是不是很酷?

加密技术还带来了新的身份认同方式。比如Sound.xyz上的"最早支持者"徽章,让音乐爱好者可以自豪地展示自己的品味。这种"先行者证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交资本,而不只是比拼谁的粉丝多。

社交产品的未来战场

社交产品的演进就像城市发展史:从熟人社区到商业中心,再到特色街区。当主流平台变得越来越喧嚣,人们自然渴望更私密的空间。

我认为未来会出现三类创新:

1. 基于共同兴趣的微社区(就像数字时代的胡同)

2. 混合现实社交(AR/VR带来的全新互动方式)

3. 价值共享网络(把社交关系变成经济关系)

作为从业者,我最大的感悟是:技术会变,但人性不变。成功的社交产品终归要回到那个本质问题——我们如何在数字时代建立有意义的连接?这才是创业者应该持续思考的命题。

(责任编辑:深度)

推荐文章
  • Web3.0市场风云:从美联储到说唱歌手的加密布局

    Web3.0市场风云:从美联储到说唱歌手的加密布局 今天咱们来聊聊Web3.0领域那些值得关注的动态。说实话,美联储最近的会议纪要特别耐人寻味,8次提到稳定币这个关键词,这在以往可不多见。看来监管机构对稳定币的关注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高。数据面面观DeFi市场现在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总市值维持在1623亿美元的高位,但24小时交易量却只有96.16美元,这个数字简直小得让人怀疑是不是统计出了错。不过话说回来,锁仓资金还是很稳固的,1486亿美... ...[详细]
  • Layer1争夺战白热化:金融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入局?

    Layer1争夺战白热化:金融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入局? 说来有趣,加密货币世界最近上演了一出"人人都想当地主"的大戏。就在你以为Layer1战局已经尘埃落定时,一些意想不到的重量级选手突然杀入战场。上周金融科技巨头Stripe的Tempo区块链亮相,紧接着USDC发行方Circle也推出了Arc链,这让我不禁想起那句老话:在加密世界,没人甘心只做个租客。巨头们的区块链野心Stripe这次出手相当有意思。他们先是收购了Bridge和Privy两家公司,现... ...[详细]
  • 以太坊震荡行情下的生存之道:如何在波动中抓住机会

    以太坊震荡行情下的生存之道:如何在波动中抓住机会 昨天这行情可真是够折腾的!以太坊像个坐过山车的小朋友,早上测试4300美元支撑时我都捏了把冷汗,结果它愣是挺住了,晃晃悠悠往上爬,今早最高冲到4630美元才停下来喘口气。现在4540美元这个位置,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让人实在拿不定主意。比特币那边也不消停,从108600美元的低谷反弹,最高摸到112300美元后也开始回落。说起来,昨天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先看反弹,重点关注4485-4515这个压力区间。... ...[详细]
  • 当稳定币巨头开始单飞:专属链热潮下的行业震荡

    当稳定币巨头开始单飞:专属链热潮下的行业震荡 看着Stripe、Circle和Tether这些大玩家纷纷搭建自己的专属链,我不禁要为他们鼓掌叫好——这步棋走得实在漂亮!但同时也为以太坊Layer2项目捏一把汗。Layer2的尴尬处境:技术完美却不讨喜说来讽刺,Layer2团队们整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优化安全性,却忘了问问金主爸爸们到底要什么。你知道吗?像Stripe这样的支付大佬最在意的根本不是什么去中心化,而是从铸币到结算的完整控制权。试想一... ...[详细]
  • 加密货币长大成人:比特币的波动率竟比英伟达还低?

    加密货币长大成人:比特币的波动率竟比英伟达还低? 说来你可能不信,当年那个动不动就翻倍暴跌的数字货币"熊孩子",如今已经变得稳重多了。今年以来,比特币的价格走势简直可以用"温和"来形容,30天波动率甚至创下了近五年新低,这放在几年前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从"叛逆少年"到"稳重青年"的蜕变还记得2017年和2021年的比特币吗?那会儿它的价格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动不动就来个腰斩或者翻倍。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最新的数据显示,比特币的波动性居然比英伟... ...[详细]
  •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 稳定币这个市场简直热得发烫。无论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佬,还是加密圈的技术极客,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对这股"稳定币专用链"的热潮持保留态度。看看现在市场上的动作:Stripe悄咪咪地在搞区块链,Circle高调宣布要搞自己的链,Tether更是四处撒钱投资链项目。连Robinhood、摩根大通这些传统机构也来凑热闹。这让我... ...[详细]
  • 场外交易: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

    场外交易: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 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必须得说,场外交易(OTC)确实像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它可以带你快速到达目的地,但也可能随时把你甩下马背。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投资者被它表面的光鲜亮丽所迷惑,最后摔得鼻青脸肿。迷雾重重的价格游戏记得去年帮朋友处理一笔加密货币OTC交易时,简直像是在玩捉迷藏。买卖双方各执一词,报价相差20%,就像两个蒙着眼睛的人在讨价还价。这种信息不对称在OTC市场简直是家常便饭... ...[详细]
  • 8月26日加密市场深度分析:反弹or继续下探?

    8月26日加密市场深度分析:反弹or继续下探? 昨晚的空单策略简直不要太完美!看着账户里的数字蹭蹭往上涨,这感觉比喝冰可乐还爽。不过话说回来,今天这行情该怎么走?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BTC:多空拉锯战大饼现在这个位置挺有意思的,110000-113000这个区间就像个跷跷板。我建议激进派可以在111000附近先打个底仓,记住一定要轻仓!如果你比较谨慎,可以等到112000再动手。不过要留神113000这个关键位,万一突破了就得赶紧止损。说实话,... ...[详细]
  • 虚拟货币地下交易遭遇司法铁拳:最高检连环出击释放什么信号?

    虚拟货币地下交易遭遇司法铁拳:最高检连环出击释放什么信号? 这两天法律圈都被最高检的一则消息刷屏了。8月5日,最高检公众号发布的这篇文章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福建宁德一起看似普通的诈骗案,竟然由两位副部级领导带队评议,这事儿可不简单。首尾呼应的司法信号说来有趣,今年4月最高检启动刑事案件公诉评议活动时,首个案例就盯上了虚拟货币。当时我就跟同事打趣说:"这架势,怕是要跟虚拟币杠上了。"没想到一语成谶,收官之战又回到了虚拟币这个"老熟人"身上,而且这次连TG... ...[详细]
  •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一场科技狂欢背后的国家雄心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一场科技狂欢背后的国家雄心 八月的吉隆坡阳光灿烂,但比阳光更炽热的,是刚落下帷幕的马来西亚区块链周(MYBW)。这场第二届盛会简直就像一场科技版的"嘉年华"——来自92个国家的6834名区块链爱好者把吉隆坡世贸中心变成了数字革命的"迪斯尼乐园"。不只是开会,而是立flag作为主办方Lydian Labs的联合创始人,Noelle Lee在闭幕致辞中激动地说:"我们不是在办一场普通会议,而是在向全世界宣告——马来西亚要当区块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