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财库货币的资5年崛起加密资产迁徙数字市场
最近在浏览加密市场数据时,我注意到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截至2025年8月21日,上市公司和私营企业为数字资产财库(DAT)策略筹集了惊人的15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把传统加密风投60-80亿美元的规模远远甩在了后面。这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企业们突然热衷于直接囤积加密资产,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投资初创企业?
什么是数字资产财库?
想象一下,一家公司不再把现金存在银行,而是全部换成比特币或者以太坊放在资产负债表上。这就是DAT策略的核心。与传统ETF不同,这些公司会主动参与质押、验证等链上活动。MicroStrategy(现更名为Strategy)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们现在持有超过58万枚比特币,价值远超公司传统业务价值。
我特别喜欢把这个趋势比作现代版的"淘金热"——不过这次企业们不是去挖矿,而是直接把金条搬进保险库。特别是看到一些公司甚至为特定的加密资产设立特殊股票类别,比如STRK、STRF这样的优先股,不得不佩服这些金融创新的想象力。
2025年的资本流向
今年7月是个关键转折点,DAT融资额飙升至62亿美元的峰值。相比之下,传统加密风投显得异常冷清——交易数量直接腰斩,从去年同期的1933笔下降到856笔。即使算上币安那笔20亿美元的异常交易,风投总额也只有DAT的一半左右。
有趣的是,除了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外,企业们开始大举进军山寨币市场。Hyperliquid的HYPE代币成为第二大收购目标,多个DAT财库共投入约15亿美元。还有SUI、SOL、TON这些项目的代币也备受青睐。这让我想起2017年ICO狂热,只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上市公司。
为什么企业如此热衷?
经过分析,我发现主要有几个驱动因素:首先是流动性优势。相比锁定期长达几年的风投,DAT股票可以随时买卖。其次是那个神奇的"溢价飞轮"——DAT股票常常以高于其加密资产净值的价格交易,这让企业能够以高估值发行新股继续囤币。当然,美国会计准则的变化也功不可没,现在企业可以按市价计算加密资产价值了。
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些公司的讲故事能力。他们把自己包装成"现货ETF的运营版",既提供股票上涨空间,又具备加密原生业务的想象空间。这种双重叙事确实很讨资本市场欢心。
市场的疯狂反应
在研究这些DAT案例时,我发现市场反应相当戏剧化。比如Verb Technology宣布5.58亿美元TON交易当天,股价直接从2美元飙到6美元,涨幅超过200%!但第二天就暴跌50%,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买预期卖事实"。
Mill City的故事更有意思。首次宣布4.5亿美元SUI交易时股价上涨170%,但当他们宣布第二笔5亿美元融资时,市场反倒不买账了——股价下跌11%。看来即使是加密市场,也逃不过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
溢价与风险的平衡游戏
目前大多数DAT股票都存在溢价,但程度差异很大。Strategy的比特币持仓溢价10-15%,而像Ether Machine这样的公司却以86%的惊人折价交易。这反映出市场对不同DAT策略的信任度差异。
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那些溢价超过30%的股票,后期往往会均值回归。这让我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那些P/S(市销率)超高的科技股最终都难逃下跌命运。不过话说回来,在加密市场,有时候"非理性繁荣"能持续的时间比想象中长得多。
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从投资者类型来看,这是一个传统金融与加密原生的奇妙混合。Pantera、Polychain这些加密风投自然积极参与,但像Ribbit Capital这样的传统金融科技投资者也加入战局。最有趣的是代币基金会直接下场,比如TON基金会为Verb注资,Sui基金会与Mill City合作。
这些大玩家的投资规模相当可观:Pantera在Mill City的投资约5000万美元,Kingsway领投Verb的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看到这些数字,我不禁感叹:这些本该投资初创企业的钱,现在直接流向了代币储备。
未来展望与隐忧
短期来看,DAT资金流确实支撑了加密价格。仅DAT公司持有的ETH就超过300万枚,价值约130亿美元。但长远来看,我担心这种趋势会挤压真正的创新资金。
一位风投朋友曾私下抱怨:"现在要说服LP投资早期项目越来越难了,他们更愿意把钱投到那些可以直接买币的上市公司。"这让我不禁思考:如果资本都去追逐现有代币,谁来建设未来的加密基础设施?
总的来说,DAT现象反映了加密市场正在走向成熟,但也带来新的挑战。就像淘金热时期最赚钱的是卖铲子的人一样,也许在这一轮资本迁徙中,真正受益的是那些善于玩转金融工程的上市公司。但对于整个加密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发展来说,我们可能需要在投机和创新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责任编辑:项目)
-
在这个充斥着欺诈风险的市场环境中,买卖双方总是抱着互相提防的心态。买家担心钱付了货没到,卖家害怕货发了钱不到账——这种"囚徒困境"般的信任危机,让多少潜在交易胎死腹中?幸好,人类发明了一种巧妙的金融工具:托管服务。托管服务的商业逻辑想象一下,你把买房的首付款存放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那里,只有当你拿到房产证那一刻,长者才会把钱交给卖家。这就是托管最朴素的运作原理——它就像一个金融"安全屋",让交易双... ...[详细]
-
退休金投资大地震:特朗普为什么要把老百姓的养老金引向高风险领域?
最近美国金融市场可热闹了,特朗普政府的一纸行政令把9000万美国普通老百姓的401k养老金投资规则彻底翻了天。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就像把一个老实巴交的退休大爷突然拉进了华尔街的赌场。私募大佬们的"金矿"计划记得上个月在华尔街某个高端酒会上,我亲眼看见几位私募大佬围在一起窃窃私语。现在想来,他们八成就是在讨论怎么把触角伸向普通人的养老金账户。说实话,这些机构盯上老百姓的退休金不是一天两天了。阿波罗、... ...[详细]
-
八月对于比特币投资者来说确实不太好过,价格始终在114,295美元附近徘徊,与七月份的高点相比已经回撤了7%左右。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市场的分析师,我注意到这种调整在夏季并不罕见。但有意思的是,10x Research的分析师最近指出,美国就业数据的疲软可能会成为打破当前局面的关键因素。Ethena暴涨背后的隐忧Ethena的表现确实令人惊艳,15%的日涨幅和140%的月涨幅让很多投资者眼红。更值得注... ...[详细]
-
92亿比特币深埋垃圾场12年:一个人的财富救赎与区块链荒诞剧
2025年盛夏的阳光格外刺眼,James Howells站在威尔士纽波特的街头,望着远处那座埋葬了他92亿美元财富的垃圾填埋场,终于释然地笑了。12年的执着追寻,此刻画上了句号。一场柠檬水引发的财富悲剧谁能想到,一杯打翻的柠檬水竟酿成加密货币史上最昂贵的意外?Howells这位80后威尔士小伙,从小就跟着在芯片厂工作的母亲捣鼓电子元件,13岁就能独立组装电脑的天赋让他后来顺理成章成为了一名计算机工... ...[详细]
-
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让我眼前一亮:10月27日即将推出的POWR U本位永续合约,最高支持50倍杠杆。作为一名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禁想起第一次接触永续合约时那种新奇又兴奋的感觉。今天就让我们抛开那些晦涩难懂的金融术语,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聊聊这个让无数投资者又爱又恨的"金融永动机"。永续合约的魔力记得我刚入行时,期货合约到期日的焦虑感至今难忘。就像去年有个客户做多比特币,眼看合约即将到期,价... ...[详细]
-
作为一名老金融人,我经常被新手投资者问到一个经典问题:OTC和交易所交易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却藏着金融市场的运行密码。今天,我就用自己的从业经历和观察,给大家掰开揉碎讲讲这个事儿。交易场所:舞台剧VS私人派对想象一下,交易所交易就像是在纽约百老汇看演出——每个人都能看到同样的舞台(公开报价),遵循相同的规则(标准化合约),座位表(订单簿)清清楚楚。记得2017年我在纳斯达克工作... ...[详细]
-
最近XRP的走势简直像坐过山车,把我这个老韭菜都看晕了。技术大V"Charting Guy"这两天在X上发了个分析贴特别有意思,他用艾略特波浪理论把XRP的走势安排得明明白白。说实话,我第一次看他画的那些波浪线的时候,感觉就像在看天书,不过细细琢磨确实有点道理。短线警报:C浪回调恐将至Charting Guy指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8月份XRP从2.72美元涨到3.38美元的过程,和其他主流币种不... ...[详细]
-
记得那天TRON在纳斯达克敲钟时,整个加密圈都沸腾了。但说实话,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从业者,我既感到欣慰又充满忧虑。欣慰的是我们终于获得了主流资本市场的入场券,忧虑的是这场狂欢之下,真正决定行业未来的底层逻辑依然模糊不清。2025年7月那个夏天,孙宇晨带着TRON通过反向收购完成了"曲线上市"。这确实是个里程碑式的突破——我们终于能把"数字资产"这个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概念,堂堂正正地写... ...[详细]
-
最近的市场表现虽然平平无奇,但比特币依然稳如泰山地在11-12万美元区间震荡。说实话,看着它占据61.76%的市场份额,我一点都不意外。毕竟现在的情况是,机构大佬们都在闷声发大财——某神秘钱包两周就囤了500枚,上市公司ED昨天又增持88枚,H100也不甘示弱加了60枚。更夸张的是,连美国副总统万斯都公开喊话:"我可是持币者",这架势,比特币想跌都难。以太坊能否重现辉煌?现在3600-3700美元... ...[详细]
-
站在2025年的香港街头,你可以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张力。这座城市的金融圈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而加密货币正是这场变革的主角。冰火两重天的行业体验记得上周我在中环一家咖啡馆偶遇两位截然不同的从业者。第一位是来自某券商的James,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你知道吗?我们最近刚和YouTube上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金融博主达成合作,准备推出一系列加密资产教育内容。"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市场开拓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