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关系的比特币减半倒场供计时即将一完美风暴上演
你知道吗?比特币世界正酝酿着一场四年一度的重大变革。作为一位密切关注加密市场多年的观察者,我得说这次减半格外令人期待。根据我的观察,现在比特币市场的供需关系就像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减半倒计时:158天的狂欢前奏
让我们用更接地气的话来解释这个专业概念。想象比特币就像数字黄金,矿工们就是采矿工人。每挖出21万个区块(约4年),矿工的报酬就会减半。这不是什么突发奇想的改动,而是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时就写进基因里的规则。
根据我的经验,第四次减半预计会在2024年4月23日左右发生。为什么说"左右"呢?因为这就像预测公交车到站时间一样,虽然有个大致的时间表,但具体到站时间总会有些波动。
矿工们的两难处境
每次和矿圈的朋友聊天,他们都会抱怨成本问题。现在矿工们每个月要挖出价值10亿美元的比特币,但光是电费和维护设备就要吃掉大部分收益。这就导致一个有趣的现象:矿工们宁愿囤着比特币也不愿现在卖掉。
但减半后情况会更戏剧性。每月新挖出的比特币价值将腰斩至5亿美元,相当于回到了FTX暴雷时的水平。这意味着市场上的新供应将大幅减少,就像突然关小了水龙头。
历史总是在重演
作为一个经历过前三次减半的老韭菜,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每次减半后的市场表现都令人印象深刻。但问题是,这到底是减半效应的功劳,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像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市场正在"饥饿游戏"
近期我观察到几个有趣的现象:短期投资者手里的比特币只剩233万枚,创下历史新低一个月内流动的比特币仅139万枚期货市场锁定的41万枚比特币也算不上真正的流动
把这些数字加起来,真正能自由交易的比特币可能只占总量的5%-10%。这就好比一个超市里90%的商品都被锁在仓库里,货架上空空如也。
钱包里的秘密
研究比特币钱包就像看一个人的消费习惯。我发现自2020年3月"黑色星期四"以来,比特币就像潮水一样从交易所退去,涌入那些几乎不动的"冷钱包"。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长辈们把钱藏在家里的习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机构玩家的入场。像Coinbase Custody和GBTC这样的产品,就像给传统投资者开了个VIP通道,让大量比特币从"活期存款"变成了"定期存款"。
供需失衡进行时
如果把短期持有的比特币和交易所余额加在一起,只有约230万枚比特币随时可以交易,占总量的23.8%。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下降,特别是在2022年6月那场由3AC和LUNA引爆的"大逃杀"之后。
与此同时,长期持有者的囤币速度是新增供应量的2.2倍。换句话说,新挖出来的比特币根本填不满投资者的胃口。
小散们的狂欢
有趣的是,不仅是大户在囤币。我注意到从2022年2月开始,小散户(持有1-100枚比特币的群体)的囤币速度就超过了新币产量。这就像超市限购时,不仅大客户在囤货,普通家庭也在往购物车里塞东西。
资本轮动的奥秘
作为市场老手,我特别关注资金流向。比特币市场有个有趣的特性:在牛市顶峰,可能需要投入1美元才能推动市值上涨1美元;但在熊市,可能只要0.1美元就能引发剧烈波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市场波动这么大——池子里的水少了,扔块石头都能激起大浪花。
写在最后
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市场周期的观察者,我认为这次减半将在一个供需关系极度紧张的环境下发生。市场可交易比特币少得可怜,而囤币需求却创下新高。这就像把火药桶放在火炉边,只差一个火星就能引爆。
当然,市场永远充满变数。但有一点我很确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比特币正在书写新的历史篇章。作为参与者,我们何其有幸能够见证这一切。
(责任编辑:领袖)
-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
说实话,最近加密圈的这一幕让我想起了2020年比特币的盛况,只不过现在的主角换成了以太坊。就在上个月,一家叫BitMine的公司简直像疯了一样,短短10个小时就抢购了13.5万枚ETH,这手笔比当年MicroStrategy买比特币还要疯狂。他们的董事长更是在公开场合放话说要拿下全球5%的ETH供应量——要知道现在他们的持仓已经突破130万枚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很... ...[详细]
-
最近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的一番表态让我眼前一亮。他说香港的稳定币本质上就是个"电子钱包",和咱口袋里的人民币、港币没本质区别,只不过换了个数字化的形式存在。这说法简直太接地气了,一下子就把那些想靠稳定币炒作的投机客给挡在了门外。香港这次真的走在了全球前面明年8月就要实施的《稳定币条例》,在我看来就像给这个新兴市场装上了"安全气囊"。要求发行方100%备付金?必须定期审计?这些规定让稳定币... ...[详细]
-
今天早上起床一看行情,好家伙!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好兄弟"终于结束了几天的颓势,开始反弹了。作为一个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这种行情总能让我兴奋起来。不过先别急着all in,让我跟你好好聊聊现在的市场情况。比特币:等待更好的上车时机比特币就像个慢热的老大哥,现在虽然开始反弹了,但走得还是有点犹豫。我建议大家别看到上涨就急着追高,这种行情下更稳妥的做法是等待它回踩到支撑位附近。记得上个月那次... ...[详细]
-
70岁的她为何仍活跃在科技投资第一线?木头姐的投资哲学让人深思
说实话,我对方舟投资创始人Cathie Wood(俗称木头姐)的看法一直很矛盾。就在前几天读了CoinDesk对她的专访后(文末有中文版链接),这种矛盾感更强烈了。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投资者,我最反感的就是那些动不动就预测短期价格的言论。"比特币年底必破15万"、"明年以太坊将突破新高"...这些话在我看来不仅不负责任,简直就是误导投资者。偏偏木头姐就特别爱发表这类观点。但让我不得不服气的是... ...[详细]
-
今天早上醒来,打开市场数据一看,中东土豪们又给我们上了一课。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Mubadala持有的贝莱德比特币ETF市值已经突破5.3亿美元,这让我不禁感叹,这些石油美元正在加速向数字资产转型。有趣的是,美国财长昨晚的表态堪称经典——一边说不会增购比特币,一边又强调储备扩充计划不会终止。这种"既要又要"的态度,活脱脱就是当下美国政府面对加密货币时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以太坊生态持续繁荣就在我们还... ...[详细]
-
各位关注前沿科技和金融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Galaxy Digital这家公司的惊险一跳。说实话,当我深入研究他们最新财报时,发现了一个相当戏剧性的故事——一家靠加密货币起家的公司,正在上演一场"金蝉脱壳"的大戏。困局中的数字货币玩家首先让我们看看Galaxy Digital现在的处境。这家公司95%的收入来自于加密货币交易,但讽刺的是,这个主营业务简直就是在做慈善——87亿美元的交易额只带来... ...[详细]
-
最近比特币市场真是让人坐过山车似的。还记得8月14日那天吗?BTC创下12.45万美元的历史新高,结果才过了短短8天,价格就跌到了11.17万,跌幅超过10%。这可不是小打小闹,10%的跌幅意味着什么呢?简单算笔账你就明白了:如果你投入100万,现在只剩下90万;要是投了1000万,转眼就少了100万。这种剧烈波动最容易暴露投资者的真实心态了——有人吓得赶紧割肉离场,有人却能稳坐钓鱼台,淡定得像在... ...[详细]
-
最近在华尔街咖啡厅里听到一个有趣的对话:一位年轻的分析师兴奋地谈论着比特币ETF创纪录的资金流入,而坐在对面的资深基金经理却皱着眉头,仿佛在听天方夜谭。这完美诠释了当前金融界对加密货币的矛盾态度。冰火两重天的市场现状数据显示,贝莱德的加密ETF持仓中,高盛竟然成了最大买家;与此同时,美国银行的调查却显示75%的基金经理仍在"加密隔离区"里纹丝不动。富兰克林邓普顿的Max Gokhman告诉我:"这... ...[详细]
-
最近的市场波动真是让人心惊肉跳,作为一名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深深理解大家的焦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波行情背后的门道,或许能帮你理清思路。牛市新常态:赚钱越来越难了记得2017年那会儿,随便买个币放着就能翻倍。现在可不一样了,行情就像坐过山车——上午还在欢呼,下午可能就哭丧着脸。这轮牛市有几个明显特征:首先,上涨总是犹犹豫豫的,像极了新手上路的老司机;其次,利润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不留神就被套;... ...[详细]
-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最近看到狗狗币的走势真是让人既期待又担心。VisionPulsed这位分析师最近的视频分析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但说实话,他说得挺在理的。市场信号失灵了?记得以前玩狗狗币的时候,只要比特币创新高,狗狗币肯定跟着狂欢。但现在呢?比特币已经好几次突破历史记录了,狗狗币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该横盘还是横盘。更离谱的是,按照以往经验,减半后240-260天就该迎来峰值行情,但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