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恩怨些事比特币生从O读懂s到s的态那江湖一文
朋友们好啊!最近是不是被各种比特币新协议搞得晕头转向?BRC-20、Atomicals、Pipe...这些名词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往外冒,看得人眼花缭乱。今天我就来当个说书人,给大家讲讲比特币生态里这段精彩的江湖故事。
Ordinals:掀起比特币革命的始作俑者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2022年12月说起。有个叫Casey的"技术宅"搞出了Ordinals协议,这哥们儿可真是个天才!他给比特币的最小单位"聪"都编上了号码,就像给每个原子都发了身份证一样。不过最开始大家也就用它来发发NFT,交易量少得可怜。
记得当时我在推特上看到这个项目时,还跟朋友开玩笑说:"这玩意儿能火我直播吃键盘"。没想到后来的发展,真是啪啪打脸啊!
BRC-20: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3月8日。那天早上我刷推特时看到个叫domo的匿名开发者,这老兄直接基于Ordinals搞出了BRC-20标准。说人话就是在比特币上发山寨币!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扯淡吗?比特币上发币?怕不是来搞笑的。
结果现实比剧本还精彩。$Ordi刚出来那会儿,想买还得自己搭比特币全节点,我认识的技术大牛@shep_eth就赚得盆满钵满。5月份那波行情,BRC-20直接把比特币网络堵得水泄不通,矿工天天数钱数到手软。
最搞笑的是Casey看到自己"亲儿子"Ordinals被BRC-20搞得乌烟瘴气,气得直接在推特上开喷。前两天还让币安把$Ordi的介绍里Ordinals的字样去掉,这护犊子的劲儿,活像个熊家长。
Beny:比特币生态的"劳模"
接下来要说的这位Beny可真是个奇人。这哥们儿精力旺盛得可怕,3月份搞代打工具,5月份发$Trac,8月份推Tap Protocol,10月份又整出个Pipe。我寻思他是不是把一天当48小时用啊?
最绝的是他这套"俄罗斯套娃"打法:$Trac管Tap,Tap管Pipe。这商业逻辑,连我这种老韭菜都直呼内行!不过话说回来,人家确实有两把刷子,每次都能踩准市场节奏。
Atomicals:低调的实力派
9月份突然冒出来的Atomicals让我眼前一亮。创始人闷头开发了大半年,出来就是王炸。你看人家这技术架构:基于UTXO,1token=1sat,这才是真正的比特币精神!
我看了几个创始人的访谈,那说话风格、那技术见解,活脱脱就是年轻时的乔布斯再世。难怪社区里都在传:这是在重演以太坊从比特币分家的历史啊!
Runes:Casey的"复仇者联盟"
Atomicals出来没几天,Casey就坐不住了。9月26日那条"有了个可怕的新想法"的推特,现在想想都好笑。这老哥估计是看到别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急眼了!
Runes这协议听着就霸气,直接对标UTXO技术。不过Casey现在又要维护Ordinals,又要开发Runes,忙得跟个陀螺似的。Beny那小子倒是机灵,直接借鉴Runes的思想搞出了Pipe,商业嗅觉真是灵敏得吓人。
写在最后
比特币这个老古董现在焕发第二春,每天都有新故事。说实话,这半年我看过的协议比我过去三年看的都多。虽然Casey和domo的恩怨情仇挺有意思,但咱们普通玩家还是要把持住,别被FOMO情绪带着跑。
记住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咱们吃瓜归吃瓜,钱包可得捂紧了!
(责任编辑:知识)
-
最近香港稳定币圈子里可谓人心惶惶,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对这件事的真实看法。监管政策到底有多"狠"?说实话,每次看到那些"香港稳定币要完蛋"的标题党,我都哭笑不得。你知道吗?香港的规定其实和其他金融中心大同小异。比如8000港币的交易门槛才需要做KYC,这可比欧盟1000欧元的标准宽松多了。上周我和几个交易所的老总吃饭,他们都在抱怨的不是政策本身... ...[详细]
-
最近在和朋友闲聊区块链话题时,海南华铁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位见证过多次金融创新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RWA(现实资产上链)确实给传统企业打开了一扇新窗户。但窗户开了,能不能飞出去,还得看各家本事。记得去年上海马陆葡萄园的尝试就很有意思,把葡萄园的生产数据打包上链。现在海南华铁这个"铁老大"也来凑热闹,1000万的设备租赁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背后的门道值得玩味。这家背靠海南国资的企业,手上... ...[详细]
-
2025年8月1日,这个日子对香港加密圈来说绝对是个分水岭。就在大家以为还有缓冲期时,金管局在7月29日突然甩出四份重磅文件,像颗深水炸弹把市场炸开了锅。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监管风暴的老金融人,我不得不说这次出手又快又狠。监管细则:刀刀见血记得那年支付宝被约谈的场景吗?这次稳定币监管的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四份文件里,《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和反洗钱指南是主菜,其他两份说明则是配套菜单。我仔细研读... ...[详细]
-
谁能想到,银行业巨头招行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在上周,招行在香港的子公司招银国际证券突然宣布上线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这个消息在金融圈炸开了锅。银行业巨头的"破冰"之举说实话,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条消息时,下意识揉了揉眼睛。要知道在我们的印象中,传统银行对加密货币向来是避之不及的态度。但招行这次不仅做了,还做得相当漂亮。我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公告,发现招银国际这次拿到了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虚拟资产服务商牌照。... ...[详细]
-
这个故事简直比好莱坞剧本还要戏剧化。英国纽波特的James Howells可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昂贵的"随手一扔"。谁能想到,一个被丢进垃圾场的旧硬盘,会在12年后价值9.2亿美元?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抑郁好几年。从技术宅到比特币矿工James出生在威尔士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母亲在微芯片工厂工作的经历让他从小就对电子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记得我第一次拆电脑时手抖得像筛糠,而他13岁就能组装整机了——这... ...[详细]
-
今年二季度的比特币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专业投资机构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比特币ETF市场,但令人意外的是,普通投资者仍然牢牢掌握着市场话语权。机构持仓创纪录彭博社的分析师James Seyffart最近分享了一组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仅在今年第二季度,各类机构投资者就增加了57,375枚比特币的持仓,总价值达到惊人的336亿美元。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当时整个市场还在讨论机构是否... ...[详细]
-
看着Stripe、Circle和Tether这些大玩家纷纷搭建自己的专属链,我不禁要为他们鼓掌叫好——这步棋走得实在漂亮!但同时也为以太坊Layer2项目捏一把汗。Layer2的尴尬处境:技术完美却不讨喜说来讽刺,Layer2团队们整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优化安全性,却忘了问问金主爸爸们到底要什么。你知道吗?像Stripe这样的支付大佬最在意的根本不是什么去中心化,而是从铸币到结算的完整控制权。试想一... ...[详细]
-
凌晨1点15分,我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手里的咖啡已经凉了。就在几小时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句话,让整个加密市场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上涨。比特币从11万直接飙到11.7万,以太坊更是上演了"旱地拔葱"的好戏,这种行情连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目瞪口呆。交易生存法则:活着比赚钱更重要记得我刚入行时,老师傅说过一句话:"在这个市场里,活得久的才是赢家。"十年过去了,这句话越来越有味道。我们总是在追求暴富神话... ...[详细]
-
最近这一周,以太坊市场就像个情绪不稳定的年轻人,让人捉摸不定。机构投资者们似乎集体患上了"选择困难症",上周刚刚大手笔卖出了10.5万枚ETH,这周又突然回心转意买回了1.69万枚。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让本就敏感的市场更加躁动不安。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信号:交易所里的ETH储备量正在持续减少。这就像超市货架上的紧俏商品被悄悄搬空一样,供应减少往往意味着价格变... ...[详细]
-
通胀警报拉响!美国PPI意外飙升打脸降息预期 加密货币上演深V反转
昨天晚上金融市场又上演了一出好戏。说实话,我盯着屏幕看到美国7月PPI数据的那一刻,手里的咖啡差点洒了——0.9%的环比涨幅直接创下三年新高,这完全打脸了市场此前的乐观预期。记得周二公布的CPI数据还让大家松了口气,不少人已经开始幻想美联储可能在9月大刀阔斧降息50个基点。谁知PPI这个"前哨指标"突然爆雷,就像在说:"各位先别高兴太早!"市场立刻给出了剧烈反应,比特币直接从124500美元摔到1... ...[详细]